(1)推动“人财制度”保障。以推进村(社区)妇代会改建妇联为契机,全市共选举产生8736名村妇联执委,其中女性致富能手2247名、女性专合组织负责人683名,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比例达78%。每个乡镇妇联至少2万元工作经费纳入县(区)财政预算。建立和完善市妇联执委工作制度、代表联系妇女工作制度,更好的服务基层妇女。
(2)创新组织设置。在四川菌绿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新经济组织中成立妇联组织,积极发展女性社团组织,引领各界妇女建功立业。
(3)推进阵地建设。按照“五有”标准在全市建立“妇女之家”2297个,有的村、社区还在妇女之家建起了 “妇女维权服务站”、家长学校、市民学校等,丰富“妇女之家”活动;建市级示范妇女之家10个,县级示范妇女之家50个。加强网上妇联阵地建设,构建“互联网+妇联”工作新格局。对市妇联官方网站进行改版升级,建立市妇联微信工作群和qq工作群矩阵,通过网上妇联平台开展活动8次,起到很好的组织妇女、引导妇女、宣传妇女的效果。(市妇联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