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8题
1.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( b )周岁的公民。
A.16周岁 B.18周岁 C.20周岁
2. 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,国家、社会、学校、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、少年接受(c)的权利。
A.初级教育 B.基础教育 C.义务教育
3.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,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招用未满(b)周岁的未成年人,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。
A.10周岁 B.16周岁 C.12周岁
4.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,国家、社会、学校、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运用(a)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
A.法律手段 B.强制手段 C.自力救济手段
5.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,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允许或迫使未成年人结婚,监护人(b)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。
A.可以 B.不得 C.不应
6.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,引导、教唆、强迫未成年人吸食、注射毒品或卖淫的,应依法(b)。
A.处罚 B.从重处罚 C.加重处罚
7. 如果发生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犯,(c)有权予以劝阻、制止或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控告。
A.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B.国家机关 C.任何组织或个人
8.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,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(b)未成年人。
A.学习成绩差的 B.有残疾的 C.生活能力差的
禁毒、防邪、防艾7题:
1、发现吸贩毒情况,想向公安机关举报应拨打电话号码(B)。
A、114 B、110 C、119
2、强迫他人吸毒、注射毒品的,处( C )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
A.1年以上3年以下
B.3年以上6年以下
C.3年以上10年以下
3、《禁毒法》规定,工会、共产主义青年团、妇女联合会应当结合各自工作对象的特点,组织开展(C)。
A、禁吸戒毒工作 B、禁毒法律法规普及工作 C、禁毒宣传教育
4、最容易受艾滋病感染的几个高危人群是:( B )
A、高收入人群、青少年人群
B、性乱人群、男性同性恋、吸毒人群
C、贫困群体、白领阶层
5、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会通过什么途径将病毒传染给婴儿? ( C )
A、妊娠、分娩、亲吻
B、哺乳、亲吻、妊娠
C、妊娠、分娩、哺乳
6、当今世界严重危害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三大“毒瘤”是:霸权主义、恐怖主义和( A )。
A、邪教 B、核武器 C、地区冲突
7、邪教组织往往打着( A )和气功的幌子骗人。
A、合法宗教 B、健康团体 C、民间组织
《安全知识》5题
1、安全色中的红色表示(A)
A、禁止 B、警告 C、指令
2、在禁火区未办理手续进行动火作业是属于违反(B)规定的行为。
A、六有六必 B、十不烧 C、十不吊
3、煤气中使人员中毒的主要成分是(C)。
A、氮等气体 B、二氧化碳 C、一氧化碳
4、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时,要对准火焰的(C)喷射。
A、上部 B、中部 C、根部
5、氧气瓶的颜色为(A)。
A、淡蓝色 B、乳白色 C、黄色
1、对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,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()。( C )
A、早班劳动 B、体力劳动 C、夜班劳动
2、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、生育、哺乳降低其工资、予以辞退、与其( A )。
A、解除劳动或聘用合同 B、解除劳动合同
C、解除聘用合同
3、女职工生育享受( C )天产假,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;难产的,增加产假15天;生育多胞胎的,每多生育1个婴儿,增加产假15天。
A、56 B、120 C、98
4、在劳动场所,用人单位应当( B )对女职工的性骚扰。
A、防止和制裁 B、预防和制止 C、预防和制裁
5、用人单位应当遵守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规定。用人单位应当将本单位属于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岗位()告知女职工。( A )
A、书面 B、口头 C、电话
6、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,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,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;对为参加生育保险的,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()支付。( B )
A、企业 B、用人单位 C、公司
7、用人单位违反《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》,侵害女职工合法权益的,女职工可以依法投诉、举报、申诉,依法向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申请调解仲裁,对仲裁裁决不服的,依法向()提起诉讼。(A)
A、人民法院 B、检察院 C、妇联
8、用人单位违反《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》,侵害女职工合法权益,造成女职工损害的,依法给予赔偿;用人单位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,依法追究()。( A )
A、刑事责任 B、赔偿责任 C、劳动权益
9、实行男女平等是我国的基本( C )。
A、原则 B、目标 C、国策
10、国家鼓励妇女( A ),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A、自尊、自信、自立、自强
B、自尊、自信、自觉、自强
C、自尊、自觉、自立、自强